首页>>文明单位风采展
传承红色基因,重温初心使命------市委党校赴乌审旗红色文化教学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02 15:09:00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6月27日,市委党校赴乌审旗红色文化教学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先后在毛乌素沙漠共同体研究中心、牧区大寨博物馆、巴图湾红色文化小镇、乌审旗革命故事讲习馆、乌审旗生态文明展馆和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参观学习,聆听革命历史故事,追寻革命先烈足迹,感受前辈们不畏残酷风沙、不怕吃苦流汗,一往无前的治沙建绿史。

在毛乌苏沙漠共同体研究中心,以“生态文明”为主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主题生态馆,共分15个部分,采用实物、标本、图像、模型、大数据多种手段,展示了毛乌素沙地的发展历程和生态环境、精神力量。

    在牧区大寨博物馆,“沙漠愚公”“牧区大漠”“关怀关注”“绿色信念”四大模块,从不同角度全面系统追溯了牧区大寨精神的历史沿革,充分了解了以宝日勒岱为代表的乌审召人,为绿色乌审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乌审召人民所坚守的绿色理念和绿色情怀,这种理念与情怀也为建设生态文明强国夯实了绿色发展的根基大寨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在乌审旗革命故事讲习馆,通过文献照片、视频、油画、场景复原等形式和“乌审旗在鄂尔多斯党史上十个第一”“毛主席与乌审小青马”等22个革命故事,让党员们真切感受到了乌审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和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

进入乌审旗生态文明展馆,通过3D实景体验和参观物件陈列,让大家身临其境地了解了一代代乌审儿女接续书写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绿色传奇,铭记和传承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乌审治沙精神。

    在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出土的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石器为陈列展品的博物馆映入眼帘。萨拉乌苏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是著名的“河套人”发祥地和“萨拉乌苏动物群”化石产区。迄今为止,在萨拉乌苏遗址内共发现古人类化石、石器等600余件,还有大量的更新世晚期的哺乳动物化石及鸟类化石等,种类达40多种。此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人类的进化过程、晚期智人的体质特征、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类型具有重要价值。全体党员深入了解萨拉乌苏遗址的有关知识。在星火广场的巨型党徽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党员们面向党旗,举起右手重温了入党誓词。在一声声铿锵的誓言中,回荡着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凝聚着砥砺前行新征程的磅礴力量。面对鲜红的党旗,党员们再次庄严宣誓,重温入党初心,抒发对党的忠诚意志和信念。

    此次的党日活动形式新颖、意义深刻,让党员们聆听了一段段红色记忆,大家不仅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既是一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的研学活动,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党课,更是激励党员干部将伟大革命精神转化为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动力。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将时刻牢记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以实际行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和使命。(供稿:孙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