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图片新闻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解读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9-03 10:14:00
 

前言

人民日报》(20100823   08 版)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自觉划清

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帮助干部群众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了《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

  本书着力以鲜明的观点、透彻的说理、通俗的阐释,全面准确深入地对有关重大问题作出回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针对性,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辅助材料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连载一

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真理

——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人民日报》(20100823   08 版)

  2008年以来,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许多国家经济陷入衰退,有的甚至至今动荡不安。这让国际社会重新审视资本主义,让《资本论》又一次在西方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不少西方舆论指出,“现在马克思的魅力正在增加”、“马克思当年的预言得到了验证”。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9年,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奇迹般地率先回升向好,总量达到3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1%,稳居世界第三位。再联系过去30多年来,中国经济同样奇迹般地保持了世界罕见的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展示出蓬勃生机和强大活力。这也让国际社会热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这些实质上又一次向世人生动而深刻地表明:马克思主义是揭示规律、指导实践的科学真理。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最壮丽的日出。100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起到那样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人类社会产生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时代发展波澜壮阔,但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时代的旗帜;尽管人类历史风云变幻,但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具有科学的精神内核,具有时代的理论品格,具有实践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吸收前人优秀思想成果、总结人类历史经验特别是工人阶级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理论。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的剩余价值学说,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在此基础上它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马克思主义为人们观察和分析事物、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种崭新而深刻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就在于与时俱进。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决反对轻视和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又反对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和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他们总是善于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新的回答。在这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是光辉典范。马克思主义既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创造的优秀理论成果。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形成了包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真理来源于实践,又被实践所检验。有人借口马克思主义是产生于19世纪欧洲的革命理论,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然而,历史却反复印证着马克思的名言:“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虽然产生于欧洲,但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一经产生,就与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兴起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最广大人民的解放事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回望近代中国,面对山河破碎、亡国灭种的危局,多少主义和主张都出场了,又都破灭了;多少道路和方式都探索了,又都碰壁了。饱经磨难和上下求索,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中国以自己成功发展的事实,生动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力量。

  再来看看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就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实质。这场危机虽然呈现出与以往危机不同的特点,但从根本上说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也正因为如此,甚至一些并不赞同马克思主义的人也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金钥匙”。《纽约客》杂志说道:“只要资本主义存在,马克思的著作就值得阅读。”英国作家惠恩表示,“马克思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一些西方政要则成了《资本论》的“热情读者”,希望从中找到危机的病症之根和解救之道,以“重塑资本主义”。也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马克思被评为全球“千年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

  2.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掌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坚持和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基本前提是澄清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的模糊认识。

  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强调,相信谁、为了谁、依靠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共产党宣言》庄严宣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立足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才成为对人民大众最有吸引力的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首先是对人民群众有真挚的感情,关键是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根本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边”,“如果不帮助人民,就是背叛马克思主义”。人们常说,延安革命根据地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是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改革开放“是适应人民愿望、根据群众创造搞起来的”。历史一再启示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马克思主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中。马克思主义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比如,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基本观点;关于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观点;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观点;等等。这些基本观点,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之中。

  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历史趋势的基本观点,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有理想信念的支撑,方志敏“愿把牢底坐穿”,雷锋甘做“螺丝钉”,焦裕禄全心全意当人民的“公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体现。这一共同理想,把党的奋斗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现阶段,坚定理想信念,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自觉践行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

  马克思主义方法,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世界观中包含方法论,方法论中渗透着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有机统一的。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毛泽东同志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工具看待,没有什么神秘,因为它合用,别的工具不合用。”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加以概括,形成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尽管时代在不断前进,形势在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仍然是观察和解决当代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思想武器,是我们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把握马克思主义方法,关键是要把握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唯物辩证,要求我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对立统一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坚持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认识跟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中坚持真理、纠正错误,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坚持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调动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凸显,更要始终牢记,真正的英雄是群众,真正的力量在群众。“拜人民为师,这就灵了。”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和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只有从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实质,才能完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3.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对他们理论中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既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经验,也是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这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教科书。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根本的思想保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更加反映中国国情、切合中国实际、指导中国实践。同时,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融合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华文化的特质、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坚持与时俱进,使之能够顺应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精神。“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类社会总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探寻真理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结。作为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只有在不断回答时代课题中作出应有的贡献,也才能永葆生机和独特魅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迫切需要我们在把握时代要求和挑战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理论阐释。当前,尤其要围绕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围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以新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理论。架起理论与大众之间的桥梁,才能使科学理论产生威力。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必须“深入到群众中去”。江泽民同志强调:“理论掌握了群众,就能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著名哲学家艾思奇一本《大众哲学》影响深远,引领几代人选择了正确的人生道路。当年我们党一个“打土豪、分田地”的号召,调动了亿万劳苦大众轰轰烈烈开展土地革命的热情;一个“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鼓舞了百万雄师、亿万群众“将革命进行到底”;一个“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深刻简洁的论断,激发了神州大地的无限生机。这些都充分表明,科学理论只有大众化,才能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关键是在普通百姓的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解答群众思想困惑,反映群众切身利益,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历史进程。我们党明确而系统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精髓、本质和品格的深刻认识,进一步揭示了党的理论建设的内在规律。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这一理论体系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既没有丢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发挥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作用,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同样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指引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成功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当今中国人民的福祉所在。我们说30多年来的“中国奇迹”,说新时期波澜壮阔、创造辉煌,说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归根到底,靠的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指引。要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风险,必须始终坚持这一理论体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各国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完善了党和国家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我们真正用这一理论体系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当前,我国思想理论领域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日益深入人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上,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比如,宣扬极端自由化、全盘私有化等主张的新自由主义;宣扬指导思想多元化、“三权分立”、多党制等西方民主思想的民主社会主义;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宣扬否定革命、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成就等观点的历史虚无主义;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人权具有普适性和永恒性的思潮等。这些思潮,或以与马克思主义完全对立的立场观点来出现,或以割裂、曲解马克思主义的形式来出现,或利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某些挫折、失误来出现,或打着“学术探讨”、“还原历史”和“价值中立”等名义来出现。这些思潮,尽管说法不同,具体观点不大一样,但实质都是要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否定党和人民历经艰辛曲折、付出巨大历史代价而选择的正确理论和道路。正如邓小平同志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不能搞资本主义,如果搞资本主义就会天下大乱,中国就会变成西方大国的附庸。”同时,也有人无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质疑改革开放政策、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此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面对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我们必须保持理论上政治上的清醒坚定。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切实做到在复杂的形势中不忘记根本、不迷失方向,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积极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舆论和文化产品占领各种思想文化阵地,唱响主旋律,进一步形成主流思想文化的强势,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连载二

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划清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人民日报》(20100824   16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决定一个社会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考察一个国家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关键要看是不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不是能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用这样的标准来考察当今中国的实践,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地说,在深入探索的基础上,我国逐步确立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国情、富有成效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保持我国发展的蓬勃活力靠什么?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加快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

  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所有制结构,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领导人民逐步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从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对所有制结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从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到“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再到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至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并写入宪法,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极具活力的发展之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所有制结构不懈探索创新的重大成果。

  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始终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没有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谈不上人民当家作主人,也就没有共产党执政以及整个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物质手段,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有利于对整个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控,克服市场机制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只有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关系,防止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也是实现自主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

  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客观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的。过去,由于我们忽视了这样的现实,过于强调“一大二公三纯”,排斥、限制非公有制经济,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生产关系必须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法则出发,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所有制结构的深刻调整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解放。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虽然说经过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的状况没有变。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推动形成一个多元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充满活力的体制环境,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社会就业,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也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必须长期坚持。

  事实最有说服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共同繁荣,使我们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轨道。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40507亿元,经济年均实际增长接近10%,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5153元。人民生活实现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起点低、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国内外舆论普遍认为:“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人口如此众多的国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大幅改善本国经济状况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表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是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之有效的制度。

  2.怎样看待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变革,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上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呢?

  坚持和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坚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的,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资产,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其比重的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国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竞争力得到增强,即使公有制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公有制经济比重的减少,也不能影响公有制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坚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不断巩固和发展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发挥质的优势。只有努力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才能真正坚持和巩固其主体地位。

  坚持和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必须坚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在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既要进入那些非公有制经济不愿意或难以进入的而又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部门,弥补私人企业和市场机制的不足,更要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主导地位,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国有经济在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数量减少的同时,资产总量、上缴税收、利润总额逐年增加,国有资产质量不断优化,管理与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技术研发与自主知识产权能力和数量不断增长。比如,中央企业8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等行业和领域,资产总量从2002年的7.13万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1万亿元;同期营业收入从3.36万亿元增加到12.6万亿元,上缴税金、实现利润都有3倍多的增长。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排头兵”,在实施大规模的政府投资、大力度的结构调整和大范围的社会保障,在有效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中坚力量。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是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在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调整布局和结构,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战略决策。国有经济从一些领域退出来,同时为了实现规模化生产、完善产业链,加强对重要行业或关键领域的控制力,也必然会进入一些领域。这种“进”与“退”,是根据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的正常活动。不能将企业正常的兼并重组,将市场公平竞争导致的“优进劣退”、“大进小出”,片面理解为“国进民退”。事实上,国有企业在调整和重组过程中,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也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3.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只有积极探索和创新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才能够真正解放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生产力,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效率。

  国有经济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等,都是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经过多年来的改革和探索,大部分国有企业通过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法人治理结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已经转变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实现了国有经济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到20103月,中央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制面已达70%,控股的境内外上市公司396家,80%的优质资产已经进入上市公司。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以提高国有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进一步探索国有经济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不断改善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和组织形式。

  集体经济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和城镇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满足城乡市场需求、安排解决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有经济不断壮大和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集体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显得尤为迫切。要积极探索股份合作、联合、联营等多种发展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促进集体经济与社会资本结合,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在农村集体经济中,要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为实现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第二个飞跃”,即“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创造条件。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在我国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相互参股、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大量出现。应当看到,股份制只是资本的组织形式而不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股份制经济的性质主要是由居控股地位的经济成分决定的,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这样的股份制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私人控股,这样的股份制则具有明显的私有性质。因此,必须对关键部门和重要企业保持公有资本的控制力,这样才能保证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在国有和集体参股的股份公司中,国有和集体方也要积极发挥作用,引导和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成分。

  股份合作制,是集股份制与合作制形式的优点于一体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我国城乡出现的股份合作制企业,是基层干部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它以劳动联合为基础,职工共同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同时职工又是出资人,实现了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的统一。股份合作制已成为国有小企业和集体企业重要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强化职工对企业经营的关心程度和风险意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应该积极发展。

  4.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010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广泛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聚发展力量”。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关键是把握好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尽管它们的性质不同,但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我们必须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搞好公有制经济,才能保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不动摇,结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着力解决制约改革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强做大有优势的国有企业。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还要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引下,非公有制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异军突起,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截至20096月,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692万多户,占全国实有企业数的70%左右。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3063万多户,资金数额9850多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一半以上,上缴国家的税收比重不断增加。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继续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进一步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破除体制障碍,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积极提供创业辅导、信息咨询、财税金融支持、法律帮助、员工培训等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维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自身也要把握有利条件,不断增强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健全治理结构,克服短视行为,保障员工权益,在加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自身素质上有更大作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作出新的贡献。

  5.为什么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既不能因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搞单一公有制;也不能因为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否定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搞私有化。

  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今天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实行了私有化,发展中国家要想富强必须走私有化的道路。目前,世界上实行私有制及推行私有化的国家有近200个,其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有极小一部分。2009年联合国公布的49个最不发达国家中,48个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即使是少数的发达国家,大部分也是通过殖民统治、经济掠夺等方式完成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尔后又利用经济、技术等垄断优势在全球攫取超额利润维持其发达地位。然而,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无法复制少数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找到发展的捷径,相反,一些国家由于大力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市场自由化、贸易自由化,结果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导致经济严重衰退、社会分化、人民贫困,甚至出现社会动荡。惨痛的事实警醒人们,搞私有化绝不是实现经济发达的捷径,更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由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因素决定的,关键是要建立符合国情的社会经济制度,为生产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有人认为,只有搞私有制才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而且只有私有制才会有效率。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既可以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结合,也可以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私有制企业,都可以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一个企业的具体经营绩效会依市场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状态,现实中任何一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都有可能盈利或亏损。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私有制企业,只要经营管理不善,在实践中就会出现效率不高的现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初步找到了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国有经济的路子,在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发展新型国有企业上取得巨大进展。2009年由《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国有企业有33家,中远集团、中国五矿、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一批处于竞争领域的大企业榜上有名。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中,公有制经济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和活力。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并不意味着搞单一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片面追求公有制经济所占比例,就会违背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影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越高,就越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对所有制结构的评价标准,不能只看所有制成分的比重,还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单一公有制不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不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不能实现国富民强。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连载三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

人民日报》(20100825   15 版)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并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成功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和考验,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是与我国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与可靠保障密不可分的。也正因为如此,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正在构筑一种新型的民主,这种模式较之西方的民主拥有更加长远的目光和独特的优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民主在不同社会中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内涵

  民主是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一种政治理想,其本意是要求实行多数人的统治。作为一种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任何民主都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实质上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胡锦涛同志指出:“纵观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任何一种类型的政治文明都有鲜明的阶级性。”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民主先后经历了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等不同的形态。它们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成果,同时又有着根本的不同。

  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雅典城邦就曾实行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等民主形式,但是享有民主权利的“公民”仅占总人口的1/10左右,奴隶、妇女和外邦人等都不享有民主权利。可见,这种民主的实质是保证奴隶主阶级统治、由极少数人对绝大多数人实行专政的民主。由于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伴随古希腊文明的衰落,这种城邦式的民主实践也就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作为一种广泛实行的比较完整的国家形态和政治制度,民主始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从欧洲中世纪末期起,资产阶级依靠各阶层人民大众的力量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以选举制、政党制、议会制、分权制衡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民主也随之逐步形成。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取代封建专制制度,体现了社会进步的趋势。正如列宁指出的:“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但是,资本主义民主本质上是为保护生产资料私有制、实现和保障资产阶级利益而建立的政治制度。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和种种特权,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后,就把民主局限在资产阶级内部,人民大众的民主权利受到种种限制。对此,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实际上是垄断资本的民主。”西方学者哈贝马斯也尖锐地指出,资本主义民主只是在形式上保障每一个公民拥有平等的机会使用他们的权利,而这种权利最后带来的结果是:一切人都拥有“在桥梁下睡觉”的平等的权利。

  真正的民主,应该是最广大人民享有的民主。随着社会发展和历史变革的进程,资本主义民主不可避免地要被一种更为进步的民主制度所代替。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人民大众同资产阶级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社会主义民主应运而生。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率先在实现无产阶级民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即苏维埃制度,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行了探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54年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公布施行,标志着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的确立,广大人民的政治地位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自那时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民主实践,社会主义民主显现出勃勃生机。

  回顾和分析人类社会民主发展的历史实践,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民主发展道路和民主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主发展道路和民主模式。首先,由于具体国情、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各个国家的民主发展道路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比如,英国是在君主制基础上发展为君主立宪制,逐步建立起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美国是在殖民地基础上通过革命的形式,逐步建立起以总统制和联邦制为基础的民主制度;法国的政治制度则长期在革命与复辟、共和与帝制之间徘徊,直到第五共和国建立才相对稳定下来。其次,各国的民主制度具有多样性,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内部也不尽相同,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比如,美国是总统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英国是君主立宪的议会内阁制,实行“议会至上”;法国是行政权主导下的、兼具议会制和总统制特征的混合制;瑞士是联邦委员会制,联邦委员轮流行使国家元首的权力。

  回顾和分析人类社会民主发展的历史实践,也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抽象的、绝对的民主,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都还在发展、演变之中。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发展水平不同。任何一个国家民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必然要与该国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随着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从而也必然是千姿百态的。以某一种特定的民主发展道路和民主模式为标准来评判其他国家民主政治实践的优劣,理论上站不住脚,实践中也十分有害。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曾在《卫报》撰文指出:“西方的民主模式就像其他所有事物一样,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特定阶段。它不是普遍适用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一些国家全盘接受西方民主模式,结果不仅没有带来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反而经济危机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事实也一再告诉人们:不顾本国实际,简单地照抄照搬别国模式只会走入歧途,带来灾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鲜明特点与独特优势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益得到了充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性质,又适合现阶段国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相比具有其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以人民民主专政等一系列政治制度作为主要实现形式。在国体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既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又依法对极少数敌人实行最有效的专政,保证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性质。在政体上,坚持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我国的国体,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是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在政党制度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多党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民族关系上,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完全平等。在基层民主上,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立起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保证人民群众自主管理基层公共事务。这一系列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内容,又是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是民主的内容真实性与形式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以国家主人翁身份建设和管理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也标榜“主权在民”、“人人平等”,但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这种民主是一种“形式上多数人参与、实际上少数人控制”的民主,体现的仍然是少数人的统治。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导致资本主义民主落后性的根源,使少数人统治的“精英民主”真正变成了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权利。这些权利是不受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差异限制的平等权利,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法律和制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也必然焕发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和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效率办成事的政治优势。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虽然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这就保证了各国家机关协调一致地高效运转,能够排除各种干扰,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集中一切资源、力量和智慧用于国家建设。这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相互掣肘是根本不同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从实践来看,无论是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还是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从根本上讲,靠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美国学者奈斯比特敏锐地观察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西方民主体制的弊端频频暴露,低效率、犹豫不决;与此同时,中国民主体制的优势却在逐步彰显,快速、高效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了国家的统一稳定,有利于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保证统一稳定对于中国极端重要。在中国,没有统一和稳定,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的一系列政治制度,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忆往昔,旧中国曾经是四分五裂、一盘散沙,深受外国入侵、军阀混战和政局动荡之害,中国人民对此有着切肤之痛;看今朝,我国则呈现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今昔对比,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3.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政治发展道路是否正确,对一个国家的盛衰兴亡具有决定性意义。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古今中外比比皆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更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从历史和现实的切身感受中,中国人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发展人民民主的唯一正确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近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曾经在中国尝试实行西方议会制和多党制,但都没有成功,甚至还导致军阀混战、内乱不止的局面。毛泽东同志历史地总结说:“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才真正走上了民主道路,实现了从几千年来封建专制统治到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民民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和根本利益,既是对历史负责,更是对现实和未来负责。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三者有机统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基本保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实现人民民主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从实践来看,人民利益需求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实现人民利益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这就要求,必须有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集中反映和有效体现人民共同意愿的政治领导核心,来实现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

  我国不存在多党轮流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不容许实行多党轮流执政。江泽民同志指出:“那种在我国实行西方多党制的主张,实质上是要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如果那样,人民的政权就要丧失,社会主义制度就要被颠覆,国家就要分裂,人民就要遭殃。”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放弃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就会改变,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就会改变。苏联按照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进行改革,放弃党的领导地位,搞多党制,结果引发全面危机,最终造成苏联解体的“全民族的重大悲剧”。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回答黄炎培如何防止国家政权“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周期率的提问时,就鲜明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人民当家作主的一贯主张:“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就是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当前,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不断健全、形式不断丰富、渠道不断拓宽。比如,在立法中,“开门立法”已经成为常态,公众参与程度越来越深;在政务公开中,制定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有几十个中央部委的部门预算向全社会公开;在重大决策中,听证会等征求民意、吸纳民智的形式普遍展开。这些都表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措施正在向广度深度发展。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民主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带头严格遵守和维护宪法和法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大约30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些国家用几百年才完成的形成自己国家法律体系的任务。到2009年年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现行有效的法律230多件,国务院行政法规600多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认真研究世界各国民主发展的经验教训,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更好地体现时代精神,顺应世界民主发展潮流。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在民主的具体实现形式、运作机制以及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和完善。西方资本主义民主虽然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具体实现形式和运作机制方面也有不少积极因素,如强调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强调对权力的制约、监督等等。这些积极因素反映了人类社会民主发展的一些规律性内容,体现了不同民主制度的某些共同方面,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因此,我们既要彻底否定资本主义民主的阶级本质,又要大胆学习和借鉴其有益成果。但是,我们的学习和借鉴绝不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模式,而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4.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作出的重要决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决策机制、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很难设想,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相伴随、相适应、相匹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对此,人们形象地说,“中国经济奇迹的密码在政治领域”,“政治制度在中国的发展中,起到了如果不是决定性的起码也是最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比,与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新要求相比,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新情况相比,我国政治体制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必须在深化改革中逐步加以完善。

  政治体制改革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始终坚持正确方向。胡锦涛同志指出:“核心的问题不是政治体制要不要改,而是朝着什么方向改。”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绝不是要放弃或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绝不是要放弃或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而是要改革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要求的具体制度和体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如果偏离了这一方向,就会危及党和人民的事业,人民当家作主更是无从谈起。

  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千千万万人的利益,必须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是互为条件的。政治发展的程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密切相关,政治体制改革既不能滞后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性,都是世所罕见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与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相适应,与我国的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相适应,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既要坚定不移,又要循序渐进,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

  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履行党的执政使命的高度,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善于使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相统一,并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改革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切实保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推进依法行政,坚持执法为民,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和法制化水平。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把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出来。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使国家的立法、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鼓励群众在民主探索上的种种创新和实践,不断丰富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连载四

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

——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

人民日报》(20100826   15 版)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需要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需要强大的思想文化力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1.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具有本质上的先进性

  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人类既创造了日益雄厚、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又创造了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的思想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文化不仅呈现出民族性、地域性的特征,而且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纵观人类发展史,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因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也就拥有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思想文化。同时,由于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的复杂性,性质和形态各异的思想文化也会在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并存共处,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状态。

  先进思想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今中国,作为思想文化的主体和主流,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居于核心地位,代表和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具有其他思想文化无可比拟的先进性。那么,它的先进性体现在哪里呢?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指引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民大众提供了新的世界观、新的理想、新的道德和新的精神。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精神,为全社会提供着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服务,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享有者。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本质区别,也是其先进性的根本体现。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不是只为少数人垄断的精神奢侈品,而是来自于人民、发展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由人民共建共享的思想文化。着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根本目的和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内蕴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格,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自己的内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深深植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融入人民群众开拓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继承与创新统一,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绝不抛弃以往时代的成就,而是吸收和借鉴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始终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时,又以博大的胸怀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综合创造、推陈出新,熔铸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2.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要川流不息,奔腾向前,既不能塞其源,也不能断其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与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古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泽及人类、深刻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创造。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曾独步一时。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充满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也应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创造性转化、实现新的升华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继承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当做主体、把人当做目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量,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而不同”,强调社会和谐。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和合”的思想,追求人际和谐、身心协调、天人合一的境界,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便是对注重社会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我们继承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就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团结统一,强调独立自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团结统一的意识深深积淀、内化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之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近代历经屈辱的中华民族经过全民族百年抗争重新站立起来。今天,中国始终坚持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

  概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有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风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影响,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同时,应当看到,作为历史产物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既包含有许多优秀成分,也不可避免地混杂着某些糟粕成分。特别是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文化根深蒂固。这种糟粕成分,集中表现为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比如,官僚主义、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家长制作风、迷信活动等。在当今社会,这些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腐蚀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和阻碍社会发展。“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必须坚决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关键是要对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梳理,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对于传统文化,一定要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进行分析,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反对食古不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采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剔除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成分,同时结合时代特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努力在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中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3.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都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站在世界文化发展进步的潮头。要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对外来文化进行具体分析,立足国情、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大胆吸收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又有效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在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不平等现象。在全球信息流动中,90%以上的媒体资讯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的。在全球互联网服务器的存储中,美国提供的一般信息占80%,服务信息占9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思想文化借助经济、科技和传播上的优势迅速扩张。作为当代西方思想文化重要形式的西方社会思潮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西方思想文化?

  西方思想文化来源于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和希伯来文化。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就产生了几何学、天文学、数学等学科,成为近代科学的起源。近代的天体运行论、万有引力定律、进化论,现代的量子论、相对论等学说都形成并发展于西方,对人类历史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代西方思想文化主张个体自由,形成了权利本位观念,派生出西方的人权观念、民主观念等等。应当承认,西方思想文化在历史上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当代西方思想文化的主体是资本主义思想文化。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是在长期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在人类以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进步的理论和观念,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同时,也应当看到,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围绕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统治秩序而形成的思想文化体系。它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服务于资本增殖和资本统治,隐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文化危机。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有其消极或腐朽的一面,存在着错误、落后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其生活方式。

  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集中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在拜金主义看来,金钱是万能的,追求金钱是人生最高目的,为了获取金钱可以不惜代价、不择手段。拜金主义的盛行,会导致道德沦丧、诚信缺失,失去社会的精神支柱、精神家园。享乐主义关注的是物质享受和感性快乐,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追求享乐。有西方学者直言不讳地说,“在文化上证明资本主义正当的是享乐主义”,而这种享乐是一种“世界末日来临般的享乐”。享乐主义的泛滥,会导致个体精神空虚、政治腐败黑暗、经济畸形发展、社会矛盾激化。极端个人主义把追求个人利益当做唯一目的,把他人当做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极端个人主义是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等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恩格斯曾经指出,在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支配下,“每个人都必然力图抓紧良机进行买卖,每个人都必然会成为投机家,就是说,都企图不劳而获,损人利己,乘人之危,趁机发财。”极端个人主义的蔓延,势必会造成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对立,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

  西方思想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思想文化体系,其中既有精华,又含糟粕。那种主张西方思想文化全盘皆好,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对其应照单全收的观点;那种认为西方思想文化皆为腐朽,对其应根本拒斥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吸收借鉴西方思想文化的有益成果,要进行科学辨析。要分清哪些是体现人类社会进步本质要求的、有益的文明成果,哪些是仅仅与资本主义世界观相联系的、腐朽落后的东西。即使是某些有益的、合理的成分,也要看其是否适合中国国情。有些思想文化在西方是适合的,但简单照搬到中国就不一定合适。德国思想家歌德说过:“只有不模仿其他民族而从其自己的精髓和一般的需要出来的东西是于国民有益的。因为对于在某种时代阶段的国民可作滋养的东西对别的国民或许是毒物。”因此,对当代西方思想文化,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加以辨析。吸收西方有益文化成果,必须经过消化、转化、融合和创新的过程,既要摆脱封闭保守思想观念的束缚,又要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择善而从,使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服务。

  对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要充分认识它的危害性,予以坚决抵制和严密防范。在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一些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乘机涌入,并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相互胶着,腐蚀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威胁着我国的文化安全,构成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严峻挑战。中国有句古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只有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健康发展。对此,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要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

  4.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部分。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它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决定着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与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这既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社会思潮的纷纭激荡。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在贯穿、融入上下功夫,在践行、示范上下功夫,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御各种错误思潮、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侵蚀,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

  以科学的理论指引航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这种灵魂作用在于,马克思主义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的作用。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和客观规律,解决影响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传承与创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以共同的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唱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时代主旋律,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必须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把远大理想和现实努力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以崇高的精神鼓舞斗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十分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同时,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深刻变化,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汲取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以优秀的道德培育社会风尚。“风俗,天下之大事。”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作用,引导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坚持“八荣八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主义文明风尚。

  5.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对当今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迎着新中国的曙光,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启了新纪元。“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等一系列方针原则的确立,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蓬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重大成果,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建设新中国的高昂热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就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有力推动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展开,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人们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文化事业快速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文化企业活力大大增强,文化产品琳琅满目,文化市场空前繁荣,文化“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我国正迎来一个文化发展“黄金时期”。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6个百分点。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文化产业逆势上扬,成为经济寒冬中的一股暖流。可以说,通过多年来的改革实践探索,我们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旗帜。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速期,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国内社会思想意识日益多样多元多变,迫切需要我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凝聚社会共识,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唱响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宣传教育,不断发展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思想文化保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关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正确认识“两种属性”、“两个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正确认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正确处理发挥政府作用与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努力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努力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大力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正确处理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的关系,通过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确保文化健康有序发展;正确处理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把运用高新技术作为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正确处理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性与培养造就大批文化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等新型人才的关系,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连载完毕)